谁主三国(怎么看待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的关系)

1. 谁主三国,怎么看待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的关系?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非常有趣了,下面就让大锅故国神游来回答一下。

《三国演义》是明代人罗贯中创作的小说,而《三国志》是晋代史学家陈寿撰写的史书。关于这两部作品本身,各自相关的介绍已经很多,甚至关于它们的专著都汗牛充栋了。

我在这里就它们的关系做一个简单分析,以求教于大家。

一、两部作品在历史事件真实性上的差异

《三国演义》本身属于文学作品,所以有很多虚构的部分。这些虚构的内容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因为《三国演义》中很多虚构的内容,都糅合了史实,所以这些虚构本身和真实的历史浑然一体,达到了真假难分的程度。比如《三国演义》中大家熟知的吕布和貂蝉的故事,王允利用貂蝉策反吕布,从而成功刺杀了董卓。

历史上也确实有王允和吕布合谋刺杀董卓的事情,这件事也被《三国志》记录了下来,但是历史上是没有貂蝉这个人的。实际上,整个三国历史上,被记录下来的女性名字几乎没有。然而这个情节是不是完全虚构的呢?答案又是否定的,吕布在历史上确实和董卓的一个侍女私通,这大概就是吕布和貂蝉故事的原型吧。

又比如,关于刘备早期生涯有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刘备入主徐州。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能够入主徐州,是因为原来的徐州牧陶谦“三让徐州”的结果,而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是不存在的。刘备是在陶谦死后,由徐州当地的豪强拥戴成为新的徐州之主的。

《三国演义》之所以要那么写,显然是为了突出刘备的深得人心和光明磊落,顺便以陶谦的老好人形象来突出一下曹操的残暴。然而历史上的陶谦并不是如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是个谦谦君子。历史上的陶谦城府极深,很有心术和手段,并不是一个“老好人”。

小说中这样对历史的改编和虚构可以说比比皆是,但是这些改变和虚构都不是随意为之的,更不是胡编乱造。说到底,都是为了中心思想服务的,那就是“尊刘贬曹”,强化蜀汉的正统地位,斥责曹魏是叛逆,并把东吴作为一个配角。

在这样的主旨之下,小说处处都可见对刘关张的美化,对诸葛亮的神话,对曹操的丑化和对周瑜、鲁肃的矮化。这里还可以单独讲一下小说中的赤壁之战,这是整个《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部分,长达十一回之多。但是在作者的描述下,因为借东风这些完全虚构的情节,读者很容易感觉到赤壁之战是刘备集团的功劳,这是和历史的真实不符的。

二、《三国演义》地理上的错误值得注意

《三国志》作为一部史学著作,在这方面是严谨和准确的。包括后来裴松之的注,以及更后来的集解。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还有空间情况,交待的非常准确。在这个问题上《三国演义》就显得比较随意了,书中的地理错误较多,而且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有不少。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三国演义》中,南方的地理描述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而关于北方的地理错误就很多了。据此,一些学者推测作者(不仅仅是罗贯中)很可能是南方人。

比如,董卓火烧洛阳逃往长安路经荥阳,曹操在这里和董卓交战遭遇惨败。事实上,董卓从洛阳去长安,是不可能经过荥阳的,因为长安在洛阳的西边,而荥阳则在洛阳的东部。另外,荥阳这个地方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里也出现过,这个时候荥阳的位置又恢复正常了。除此之外,《三国演义》中还有另外一个类型的地理错误,那就是政区概念的错误,比如“沛国谯郡人”,实际上应为“沛国谯县人”,在汉代郡和国是同级行政单位。又如误用后代地名和古今地名混用的问题,也比较常见。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宋代曾经出版过一套《历代地理指掌图》,这套地图册是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历史地图图集。我们看到在这套地图集里的《三国鼎峙图》,祁山的位置被大大东移了。这大概就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所出的箕谷被错误地描述在了祁山方向的原因吧。

所以我们可以推测,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的很多地理错误,就是因为参考了这套地图册的原因。

三、《三国演义》中有一些很“穿越”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明朝人,而三国这段历史距离明代有1000多年之久。这里面就有很多时代特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罗贯中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比如关羽的兵器,大家熟知的青龙偃月刀在汉末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出现的。带长柄的大刀,至少要等到唐代才会出现。又比如《三国演义》开篇说张角是个不第秀才,这个显然也是一个时代背景方面的错误,汉代的选拔机制是察举制,还没有科举考试。

又比如,在《三国演义》里经常出现印刷的书籍。这也是个显而易见的错误,大家都知道活字印刷术是北宋以后的事了。

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感觉到,罗贯中好像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门的考证。只是根据自己的时代常识进行创作,这就让后来的我们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颇有些“穿越”之感。

总结

《三国志》是西晋历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一部史学著作,忠实地记录了汉末三国到晋初这段历史,被誉为“千秋良史”,是一部“信史”;《三国演义》则是以三国历史为基础的文学作品,作为一部出色的古典文学作品,是“四大名著”之一。又因为是文学作品,里面有很多虚构和夸张的成分,这是我们在了解三国历史的时候,需要注意分辨的。

不一样的三国,一样的精彩。

谁主三国(怎么看待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的关系)

2. 三国演义蜀国有哪些主公?

蜀汉主公:蜀汉先后经历两名主公分别是先主备与后主禅。谋士:《蜀书五》将诸葛亮单人独传列为第一谋士。《蜀书七》将庞统法正合传列为蜀汉第二类谋士。武将:《蜀书六》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传,后人并称“五虎良将”。《蜀书十三》将黄权、李恢、吕凯、马忠、王平、张嶷合传并为良将。另有姜维、魏延二位名将分在别传

3. 属于中国历史在册的?

曹丕是继承了中原王朝的正统皇帝,刘备和孙权只是割据政权自立的皇帝。这是一千多年来历朝历代,包括晋朝、南北朝各国、隋朝、唐朝、北宋的君主大臣皆认可的史实。

现代人单看三国鼎立时的地图,大约会有蜀吴两国地域广阔,两者之和竟可与曹魏抗衡的错觉。

而事实上,两汉时期天下共分十三州,曹魏王朝占据中原地区整整九州之地,再加上荆州和扬州的一部分,代表中央政府,是为正统王朝;

蜀国仅占据益州一个州,东吴占据交州加上荆州、扬州的大部分地区,两国是偏远割据势力。

蜀国吴国看似地方不小,但从人口密度和开发度而言,两国加起来也只相当于十分天下有其七的曹魏的一半。

汉朝人口密度图:颜色越深,代表人口密度越大;颜色越浅,代表人口密度越小。

如果类比于近代中国版图,蜀国相当于占据了东北三省;吴国相当于占据了地广人稀的新疆、青海、西藏;而魏国则相当于传统的中原汉地十八省地盘,还要再加上内蒙古。

那么这样的三方势力,谁为正统,谁为割据,不是一目了然么?

明清之前的一千年里,原本并没有“三国”,只有“魏晋时期”。曹魏正统说之所以在明清之前的各朝,一直是官方主流说法,首先当然是因为曹魏王朝按“禅让”的合法程序,全盘继承了东汉王朝的社稷和中枢官僚系统。之后一统天下的西晋王朝,同样是依样葫芦,全盘继承了魏朝的社稷和中枢官僚系统。

灭蜀者魏,晋受魏禅,承魏制,这是没有任何人否认得了的基本史实。因此《三国志》中尊崇魏朝,以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将曹魏诸帝皆为正统入本纪,而以蜀吴诸帝为割据政权首领,入列传,这也是任何后世人修三国史都不可免的。

魏太祖武皇帝:曹操

事实上,《三国志》也是晋朝人陈寿分别写就的《魏志》《蜀志》《吴志》三本书的合称,原本并不是一套书,否则,将割据政权蜀汉和东吴,和正统王朝曹魏并列合称,在晋朝就是政治不正确了。

陈寿原本是蜀人,刘禅是其故君,谯周是其恩师,因此对蜀国相对推重,所以虽然同样只列入列传,相比对东吴诸帝直呼其名,陈寿尊称刘备、刘禅为先主、后主,符合魏晋时期崇尚崇尚的礼法道义,若不如此,反要受时评非议。却并非是只有益州区区一州的蜀汉,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地位,更高过占据荆州、扬州、交州三州之地的东吴。

(即使如此,《晋书·陈寿传》尚且认为陈寿对诸葛瞻评价不公,有挟私报复嫌疑,却遗漏了陈寿曾时任蜀汉卫将军的姜维或诸葛瞻之主簿,曾任蜀汉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等重要官职的记载。)

《华阳国志陈寿传》:【初应州命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大同后察孝廉,为本郡中正。】

东晋偏安江左后,因为自己丢失了中原地区,若再主张「得中原者为正统」,不免颇有些尴尬。权臣桓温的幕僚习凿齿率先提出否定曹魏的合法性,鼓吹三国皆为割据政权,并无正统。

然而习凿齿的本意,却是主张司马懿祖上为东汉名臣,而且司马宣王又心存汉室,可谓于汉室有德,故晋朝可直接继承东汉。

这样就把司马氏祖孙三代篡夺曹魏政权的事迹,全都给洗白了。贬低魏,最终目的是为了洗白晋朝建立的“原罪”,而且也只是他的一家之说,从未成为主流,更勿论得到当时晋朝官方认可。

后世论者,颇有以为“习凿齿首倡蜀汉正统论”,实为一厢情愿的误读。

唐朝立历代帝王庙,魏武帝曹操和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晋武帝司马炎、北魏道武帝拓拔跬、北周太祖宇文泰、隋文帝杨坚等八位王朝开国皇帝一同入祀。

唐朝对曹操,依旧尊称为“魏武帝”,如唐太宗李世民写就《祭魏武帝文》。李隆基幼年时也以曹操的小字“阿瞒”为名,以示对其英武事迹的效仿。

李世民撰写《祭魏武帝文》

一直到了南宋,以理学大师朱熹为代表的一些儒生才发明出“蜀汉正统论”。

朱熹在其《通鉴纲目》中,以蜀汉、南朝为正统,以曹魏、北朝为僭伪,其目的无非是因为此时宋朝自己丢失了中原地区,却还要自居为正统王朝,所以将偏安的南宋类比于历史上的蜀汉政权和南朝宋齐梁陈四朝,而把北方的金国类比于历史上的曹魏和北魏、北周。

【此犹宋太祖篡立近于魏而北汉、南唐亦近于蜀,故北宋诸儒皆有避而不伪魏。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国志》

朱熹虽做如此主张,但此说在南宋同样没有能够成为官方主流意见,一直到了明朝时,朱熹学说已经成为了儒家统治学说,科举必考内容,经过百余年演进,到明朝中后期,士大夫们才逐渐认可了“蜀汉正统论”。

明朝官方的历代帝王庙,只祭祀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隋文帝杨坚、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这几位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后来又以种种理由先后罢去杨坚和忽必烈的祭祀,却已经始终不再有曹操的身影,而将其和南北朝时期的拓跋珪、刘裕等人一样,视为非大一统王朝的帝王。

到了清朝,情况又发生变化。满清八旗在关外时以《三国演义》为军事教科书,以关羽为战争守护神,对蜀汉的推崇无以复加,所以他们正式从官方层面确立“蜀汉正统论”,将曹魏当做类似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周朝一样的僭伪政权。

满清的历代帝王庙中,整个三国时期,仅仅供奉了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一人,并以诸葛亮、赵云二人陪祀,同时又另外建关帝庙祭祀关羽,可为明证。

从朱熹到满清的“蜀汉正统论”,最荒谬的地方,是主张晋朝通过灭亡“正统”的东汉继承者蜀汉,才获得了政权的合法性;

然而谁都知道攻灭蜀汉的并非是晋朝,而是魏朝,司马昭当时是魏朝的晋公,邓艾钟会当时是魏朝的将军,刘禅也并非向晋朝投降,而是向魏朝投降。

虽然彼时的魏朝皇帝曹奂,也和曹操执政时的汉献帝一样,就剩下个招牌了,但是这就是礼制道统,程序正义,是必须要坚持传承的。

如果否认司马氏执政时期的魏朝,那么汉献帝之许都政权,甚至完全依赖军阀曹操而建立,其合法性又何存?

朱熹同时否定了北朝合法性,不承认隋朝继承北魏-西魏-北周的道统,主张隋朝通过灭亡南陈,来获得正统王朝合法性,倒还勉强能自圆其说,但是用来解释魏晋时期,就完全不成立了。公元263年蜀亡,公元266年晋立,中间这3年的空窗期,正统王朝又该是谁?没得闹出大笑话。

辨析一个王朝是否正统,成败论确实高于延续论。所以王莽的新朝政权,明明也是走了完整的禅让程序,然而统治天下十余年后,却被刘秀复辟汉朝后,强行宣布其是僭伪政权,并得到后世二千年历代史家认可。然而即使如此,为了避免大空窗的尴尬,史家还是“篡位奸贼”王莽的年号来纪年。

蜀汉政权要是有能力北定中原,攻灭魏晋,和刘秀那样再兴汉室。那之前呆在四川割据的那些年,当然也可以同样被洗白成“正统”。既然蜀汉反而被魏灭了,蜀汉皇帝刘禅变成了魏帝国的安乐县公,当然就只能永久在历史上当个割据政权了。此所谓成王败寇。

虽然到了满清时期,基于他们自身的政治目的,不断抬高蜀汉地位,但即使改书狂人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也终究不会去把陈寿《三国志》里的“蜀主”改成“汉帝”,给刘备刘禅们立本纪,顺便把曹操的魏武帝本纪改成“汉贼”曹操传,就是这个缘故。 ——你自己不争气,却让后人怎么好意思吹呢?

满清灭亡后,大文豪鲁迅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破除封建传统观念,倡导为曹操翻案,一代伟人开国领袖,更多次称赞曹操为一代英雄。曹操和曹魏王朝被强加了数百年的“僭伪”罪名,至此烟消云散。

时至今日,主张曹魏王朝为承接汉朝和晋朝之中央政权“魏晋派”,和主张魏蜀吴皆为割据政权,三国无正统的“三国派”,成为史学界并行主流说法。

其实蜀汉、东吴之于曹魏,就如同后蜀、南唐之于后周,无论疆域人口都差相仿佛。要么就只承认周秦汉晋隋唐宋明这些大一统王朝,余者皆为割据政权,当然可以;

如果一方面认可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正统王朝,南唐、北汉等十国是割据政权,那么魏朝当然亦为正统王朝,曹丕曹睿为正统帝王,而蜀汉和东吴皆为割据政权,刘备和孙权为割据政权首领,否则就是尚难脱离满清数百年意识形态影响,赤裸裸双重标准了。

4. 苏烈是三国演义的吗?

不是,1.苏烈即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2、苏定方少年时便以骁勇善战及气魄惊人闻名,曾随父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大业末年,他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3、显庆二年(657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并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为人深受唐高宗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4、此后,苏定方历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5. 谁才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战略家?

是不是最伟大不好说,但在孙刘曹三人中唯一称得上战略家的就只有曹操一人。

孙刘远远不是。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这是史学家对刘备的评价。

刘备忙活了一生,硬生生把一个益州牧变成了蜀汉的皇帝。

把一个不足百万人口的益州,安排了四万名官吏,设置了齐全的官僚体系。

许多人是升了官,却没发财。

因为官职不小,没有那么多俸禄哦。

不管老罗如何给蜀汉擦脂抹粉,也仅仅是改变一下在普通民众心里的形象。

但改变不了刘备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

刘备在政治上打拼一生,连一个政治家的名分也没有;

军事上,戎马一生,连个军事家也没给;

更不要说战略家。

抛开刘备仁德之君的真假不说,毕竟历史评价还是靠成就说话。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

孙权的情况跟刘备差不多,历史的定位也仅仅是东吴的建立者。

但孙权比刘备厉害多了。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年仅十九岁的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占据江东,成为一方诸侯。

都说孙权就靠父兄那点基础,没啥大的作为。

但从孙策被刺,就看出江东的局势有多么严峻。

年轻的孙权能够稳定局势并有所发展,是具有非凡能力和成就的。

在稳定父兄基业的基础上,进而把势力扩展到荆州,占据交州,也很了不起。

只是没人替他鼓吹罢了。

以曹魏为正统的《三国志》宣扬曹魏;

以蜀汉为正统的《三国演义》宣扬刘备;

就是没有把东吴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主体之一,公正的对待,自然孙权也没得到应有的评价。

对于战略家如何定义,那是史学家的事。

孙权虽然没有得到战略家的称号,但政治家还是称得上的。

222年曹丕称帝,但在229年孙权才称帝。

这就是战略的考虑,是政治家戒急用忍的策略。

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同时期的周瑜,虽然没有称作军事家,但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也称得上著名战将。

鲁肃被称作汉末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

陆逊被称为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周瑜、鲁肃、陆逊都是在孙权主政时期,做出的重大成就。

作为东吴集团最主要的负责人,孙权起码称得上是政治家。

再给一个军事家也不为过。

孙权是三国时代寿命最长的主政者,也是主政时间最长的。

尽管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犯浑,反复无常,但其统治力、掌控力是不该怀疑的。

把他放在三国时期所有诸侯群体中,孙权能够坚守江东并有所发展,其能力、成就不可低估。

最有意思的是刘备跟刘表吹牛,说“如果我有这么一块地盘,就能成就霸业。”

刘表因此对刘备疑惧,不敢放手重用他。

刘备自己忘了,他也曾经拥有徐州。

徐州牧陶谦临死之前,把整个徐州托付给他,这可是个不小的地盘。

没几个回合,刘备就把它整丢了。

这就说,刘备连一个陶谦也不如。

刘表不是病逝的话,跟曹操干一架,结果还不好说。

就算曹操战败刘表,控制了南郡,刘表退居江南,继续占据南四郡也很有可能。

那么,即便是三国鼎立,也没刘备啥事。

因而,无论能力还是成就,刘备与孙权相比,还有距离。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但仔细阅读他的经历,几乎所有的成就还是在刘备病逝以后。

刘备在世时,几乎看不到诸葛亮有多么突出的表现。

一定意义上说,刘备才是扶不起的刘阿斗。

如果刘备不死,刘禅换作是刘备的话,恐怕蜀汉灭亡的更快。

诸葛亮大权独揽,乾纲独断,才维系了蜀汉的苟延残喘。

不是诸葛亮一人之力,蜀汉早就玩完了。

刘备一生,总在惦记别人的地盘,也一直在防备别人惦记他的地盘。

这也是刘备在世时,他的属下没有更大作为的根本原因。

刘备对自己的掌控力没有信心,不敢放手让他们去作为。

别人不说,就说马超,他一直想打回老家去,可刘备就不放手。

他宁肯不要西凉,也不会容忍马超成为西凉王。

由此得知,刘备称不上政治家、军事家,也不是战略家。

孙权名气虽不大,但称一下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也不为过。

真正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是曹操,当之无愧。

“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屯田制,兴修水利,严法薄俗,制定军事法令,注重文化建设等等一系列举措,无不体现出他的战略眼光。

曹操屡屡在非常时期的非常节点上,都能做出关键的、正确的抉择,这是杰出的战略家必备的素养和能力。

孙权在赤壁之战的关键节点上,能够力排众议,采纳周瑜、鲁肃的建议,决意抗曹,也是极具战略眼光的。

赤壁之战,虽说是孙刘联盟,其实刘备就是打酱油的。

无论从联合抗曹的倡议,还是在赤壁之战中的具体作为,刘备就是敲边鼓,捧捧场而已,基本没有作为。

如果从善于浑水摸鱼这个角度来看,刘备也够得上是一个战略家,仅此而已。

除此之外,乏善可陈。

总之,就曹操一人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战略家,孙权还勉强够的上边,刘备就不必说了。

6. 三国之谁主天下第一个女主怎么获得?

在《三国演义》中,第一个女主角是孙尚香。她是吴国的公主,也是孙权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并成为了刘备的妻子。孙尚香的获得是通过刘备与孙权的联姻达成的,在吴蜀联盟的背景下,孙尚香成为了刘备的妻子,从而成为了三国中的重要角色。

7. 三国中的卢防主是什么意思?

是妨主,

指的是的卢的命相会与主人相克,间接害死骑它的人,张武、庞统都是骑着的卢死的,骑的卢马的主人都没有好下场!必须送给别人骑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86)
玻璃钢水池盖板价格(水电家装要注意哪些方
上一篇 2024年03月10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3月10日

相关推荐

  • 找个时间,我想去九龙看看!

    提起甘孜你也许会想到丁真的家乡理塘红色名城泸定神秘而壮美的千碉古国丹巴跑马溜溜的城康定······但你一定未曾想过在甘孜还有这样一个地方默默无闻于深山,遗世独立于方外低调地藏在贡嘎群山之中TA就是甘孜·九龙!风光绝色,人间仙境甘孜州九龙县,古...

    2023年12月27日
  • 奥林匹克鼓号曲(介绍一些欢乐的适合音乐喷泉的曲子来)

    背景音乐在企业宣传片中起到一个烘托气氛的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主要从听觉方面打动客户,比较常用的背景音乐:...

    2023年12月31日
  • 2024主管护师报考时间安排表

    由于2024年主管护师考试时间暂未公布,故本文将参考2023年的时间节点为大家提供借鉴,从而实现更有规划更合理的备考。报考时间23年中级护师报名时间是在22年12月30日~23年1月12日。报考条件(一)获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护理...

    2024年01月10日
  • “十一”机票价格五年来最低(机票月初便宜还是月底便宜啊)

    一般来说,1月到3月初(春节除外)、11月到12月初的价格是最便宜的。其次就是4月和5月、9月和10月。不建议在6月中到9月初、12月中到1月初和大型节假日春节期间买机票,这时候的机票如天价般高。...

    2024年01月10日
  • 崂山风景区(青岛崂山怎么游玩)

    乘坐景区观光车前往太清游览区,沿途就可欣赏青岛网红公路。作为崂山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崂山千年历史的见证者,太清宫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打卡山门、看看青岛市的市花——耐冬、摸摸逢仙桥和龙头榆、看看《劳山道士》中道士穿墙的影壁,更不用说还有珍贵的石刻,总...

    2024年01月19日
  • 部落守卫战迷雾狩猎(河图洛书是做什么用的)

    此图应是尚天文星象时,点组图案年段的产物。这一年段,在现河南省禹县莰具山上,仍有众多岩凹穴点的人工刻划遗迹存在。如图:...

    2024年02月01日
  • 贩母案考(贩母案考中有斯琴高娃扮演的谁)

    在贩母案考中,斯琴高娃扮演了一位名叫谢青桐的女性,她是一个被卷入贩毒案件中的受害者。谢青桐是一名正直善良的警察,但因为一时疏忽而被人陷害成为毒贩,被迫背负着不属于自己的罪名。在整个案件中,斯琴高娃通过出色的演技,将谢青桐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状态展...

    2024年02月03日
  • 独臂少年赛场夺冠!网友:他有“隐形的翅膀”

    近日,在重庆大运会上一位独臂男孩以11秒26的好成绩夺得百米赛跑冠军震撼了很多网友↓↓↓百米赛跑独臂男孩11秒26夺冠独臂男孩,陶志强今年22岁是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5月7日,他以11秒26的成绩夺得男子田径100米乙组冠军也刷新了自...

    2024年02月05日
  • 葛荟婕个人资料简介(他会忘不了前妻吗)

    现在社会上很多女生都有一种“大叔”情节,她们特别喜欢三四十岁左右的男人。小泥巴也承认那个年纪的男人经济条件普遍较好,社会经验丰富、善解人意、成熟稳重,这些优势都强于二十多岁的男人。...

    2024年02月28日
  • 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注入什么洋)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它源出我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后成为额尔齐斯河,自东南向西北奔流出国,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斋...

    2024年03月10日
返回顶部